2013-10-09 安徽:椰糠无土栽培每亩净收入2万元

格陆谷(GALUKU)在安徽的新试点项目结果超出人们的预期,使用椰糠+无土栽培营养液种植的番茄,从单果重量、产果数和品质方面都超过土壤栽培一倍以上。

托盘装的椰糠

这次试点项目联合了格陆谷(GALUKU)、山东农业咨询专家和安徽当地种植者三方,目的是探求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在中低端塑料大棚中应用椰糠无土栽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按照这一前提,项目尽可能多地避免了高端温室设备,选用最基本的农业设施。简单的温室大棚,栽培槽,滴灌带,配合格陆谷(GALUKU)椰糠,这样的组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当地种植者反馈,土栽番茄的平均果重为150克,而采用椰糠无土栽培的果实一般在200克以上。之前,有种植者试验了蘑菇渣和品质较差的椰糠进行试验,对比后发现格陆谷(GALUKU)椰糠种植的番茄,在产量、番茄杆茎以及叶片上要好20-30%。试验中,低端椰糠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泡开,且盐分很大,根系生长缓慢。

负责此次项目技术指导的杨老师表示,大番茄土壤种植的产量每株3.5-4公斤算是水平较高,而采用椰糠无土栽培在简单温室大棚中有8-12公斤。从国际范畴来看,国外高端玻璃温室的单株产量在15公斤(使用椰糠栽培袋+自动控制系统),但需要的技术条件较高。因此,此次试验的产量很好地证明了椰糠无土栽培在国内中低端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价值。

本次项目每亩种植密度为2000株番茄,按照每季(半年)5公斤/株的保守估计,每亩产量为10000公斤,一年两季有20000公斤的总产量。不考虑无土栽培绿色食品的更高销售价,按现行平均2元/公斤的番茄价格,一亩地的总回报有40000元。除去设备、人力等成本开销至多20000元,每亩净收入为20000元。

目前此项目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计划在下一季使用格陆谷(GALUKU)椰糠栽培袋进行对比试验后做大规模推广。